大家都知道,現在的家長,為了那份忙碌的工作,有時候真是忙得連自己的孩子都顧不上。結果,漸漸地,親子之間的關係就像長江黃河一樣寬了起來。那麼問題來了,要怎麼樣才能把這個大坑填平呢?這裏,給你分享一些輕鬆又實用的親子溝通技巧。
跟孩子聊天可不能光顧著自己嘮叨,得看看孩子聽得懂不懂。要是你講的話,孩子摸不著頭腦,那可就是對牛彈琴了。所以,得注意用點孩子聽得懂的語言進行溝通哦。
在跟孩子聊天的時候,別光顧著讓他聽,還要想想他喜歡什麼方式。老是一味地講教、下命令,孩子肯定受不了。可以適度地聊聊天,或者在故事裏加點教育的方式,甚至在遊戲中傳遞點教育的資訊,這樣孩子會更樂意接受哦。
告訴孩子事情的時候,語氣別太嚴肅哦。比如,你想叫他放學別在外面溜達,你可以說:“放學後記得準時回家,媽媽可會擔心的!”這樣一來,孩子就能感受到你的關心,比那種“不許在外面玩,馬上回家!”的命令好接受多了。
現在的父母,工作太忙了,跟孩子說話總是想著快點表達自己的意思。可是,別急著打斷孩子的講述,得仔細聽完。要是老覺得孩子不懂事,不仔細聽他說話,那可就是跟孩子搞代溝的捷徑啊。記住,跟孩子說話得有點耐心哦,聽完他的故事,理解一下他的心意。
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,或者和小夥伴或寵物分開了,他的心靈可是會傷心半天呢。這時候,別老是告訴他“沒事,堅強點”,“這沒什麼好傷心的”。換個方式,比如說:“你難過吧?我要是你也會有同樣的感受。”這樣,孩子聽了肯定會有不同的反應。
父母得清楚,孩子多大能理解多少。不然你說的話,孩子可能聽不懂,感覺好像在聽天書一樣。這可是埋下代溝的禍根哦。
孩子問問題的時候,別著急著回答,得先瞭解他真正想表達什麼。比如,孩子問:“媽媽,你要不要去買菜?”其實他是想說:“媽媽,我想和你一起去買菜。”你要是知道了,就可以說:“好啊!我們一起去吧?”這樣,孩子聽了會開心得不得了。
要是總是用“我命令你……”、“我警告你……”、“你趕快……”這種負面語氣,孩子早就對你免疫了。所以,別老是批評,說點正能量的話,讓孩子感覺爸媽是他們的朋友,不是什麼訓斥大王。
和孩子說話的時候,可別自顧自地說個不停。得留心看看孩子的反應,特別是他的非語言反應。比如,孩子開始左顧右盼,注意力不集中,那你就得停下來了。
給孩子說話,別總是啰嗦那些老生常談的問題。來點新鮮說辭,比如:“你猜我今天發生了什麼事?”、“小朋友為啥都喜歡恐龍?”、“如果有一天,太空人不來地球了……”這樣,孩子才會對話題感興趣。所以,有時候,多變點,說些新奇的話題,效果可能更好哦。